新華社貴陽11月25日電題:貴州印江“文明儲蓄所”的“正負清單”
新華社記者汪軍
“洗髮水、大米、食用油,用積分兑換的這些物品很實用,主要是積分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形象。”在社區“文明儲蓄所”超市裏兑換物品的張江鳳,很看重自己家的積分。
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在農村和社區建立“文明儲蓄所”,圍繞村民、居民日常行為建立清單,以“積分制”方式管理,並將積分進行結果轉化,分數為正可兑換物品,分數為負則在評先評優等方面相應受限。
張江鳳的家在印江縣興民社區,這裏是印江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黨支部書記熊江説,為了讓搬遷羣眾適應城市生活,社區最初通過舉辦講堂講座等,引導大家改掉不良習慣。一段時間以來,橫穿馬路、焚燒垃圾等不文明現象有了很大改觀。
特別是“文明儲蓄所”建立以後,搬遷羣眾融入城市的節奏加快了。“社區建立‘文明儲蓄所’以來,已經吸收了1000多户。”熊江説,積分管理不斷激發搬遷羣眾由村民向市民轉變的動力。
根據積分管理辦法,印江圍繞產業發展、環境治理、公益活動、移風易俗等,以100分為基礎分,制定12個加分項目、12個減分項目、4個一票否決項目,形成了正向加分、負向減分的“正負清單”。目前,全縣已建立10個“文明儲蓄所”推行該辦法,納入管理的村(居)民超4000户。
積極參與產業發展,有一個以上主導產業的加20分;積極參加公路養護、亮化工程維護的一次性加10分……記者在印江縣農村社區走訪,村委會、居委會辦公場所隨處可見這樣的評分細則。
對加分項目進行明確的同時,減分項目也有相應規定。比如,義務教育階段有失學或者輟學的一次性扣20分。
對於積分的管理,印江推行“一户一存摺”“一事一積分”,將村民、居民的積分存起來。記者在印江縣朗溪鎮三村村採訪時,駐村第一書記任林介紹,每個“文明儲蓄所”設立一個超市,每個季度將積分用於超市商品兑換,一分可以兑換價值一元的商品。
翻開村民的“文明存摺”,上面標註了户主姓名、存摺賬號、積分數量、支取方式等內容。三村村村民普遍感覺到,村裏有了“文明儲蓄所”,大家無論在家還是出門,都會更加註意文明禮貌。
村民任菜蓉説,村委會辦公室有積分管理台賬,家家户户都重視日常的表現,積分越多越感到光榮,誰都不願意自己家的積分是負數。
記者在三村村走訪發現,村民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村裏道路寬敞明亮。任林説,村民不僅把自己的居住環境清理乾淨,門前的公路也都會主動管理,這是近年來村裏能看到的喜人變化。另外,村裏有集體活動大家都積極參加,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也都很快“小事化了”。(完)
編輯:trs_zycf
上一篇: 國務院辦公廳通知——2021年節假日安排
下一篇: 內蒙古滿洲里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例 無症狀感染者2例
連日來,記者走進城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文明氛圍更濃了,創文工作更實了,購物環境更優了文明新風撲面來文明氛圍更濃了廣場...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張敏、王苒宇報道:9月24日上午,在市委宣傳部會議室, 37名來自我市各行各業的文明巡訪員,接過市創文...
然而,在一幅幅明媚的春遊畫卷裏,總會充斥着一些不和諧的畫面:攀折花枝、或踩或坐或躺在花海里拍照、踩踏農作物、亂扔垃圾...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敏見習記者劉念阮澤華焦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事關羣眾切身利益,關係城市長遠發展,是全面提高城市凝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敏見習記者焦姣劉念阮澤華背街小巷髒亂差、亂穿馬路亂闖紅燈、對陌生人不友善……這些拉低城市顏值、降...
,經公開承諾申報、分輪評議、公開& ldquo .
一千多年前,這些具有明顯異域風情的琉璃器如何跨越萬里來到長安?它們又見證了怎樣一段文明交融史?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
2018年11月1日,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吹響了嘹亮號角,以必勝必成必得的信心決心擂響創建戰...
題:讓文明新風吹到羣眾心坎上——多地新時代文明實踐見聞新華社記者鄭生竹、方問禹、丁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一閉幕,老黨員宋...
咸寧網訊通訊員熊丹報道:近日,通山縣衞健局圍繞“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題,開展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宣傳活動。